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- 校园速递

校园速递

国际学院召开2024-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工作会议

5月13日下午,国际学院在国际楼101课室召开2024-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工作会议。本次会议主要围绕期中教学工作总结、毕业论文和实习指导工作、教学重点工作推进及科研成果产出等多方面内容展开。国际学院副院长杨粤青、袁鑫及全体专任教师参加会议。会议由杨粤青主持。

会上,杨粤青充分肯定了本学期教学秩序平稳运行、学风建设持续强化以及信息化课程建设成效显著等工作,并对本学期在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、积极参与各类教学申报的教师予以表扬。她就常规教学工作强调,学院要持续深化教学改革,逐步推进个性化课程免修试点、AI赋能教学创新及微专业建设,优化课程结构与教学模式;要严格规范毕业论文管理,强化选题审核、质量把控及过程指导,注重因材施教与学生能力培养;要加强教师团队建设,建议通过系统化培训提升教师综合能力,促进教学与科研任务的协同平衡;要提供保障服务,积极筹备教师关怀活动,营造良性发展氛围,起到减压增效的作用。

袁鑫在会上指出,科研本质上是知识创新的系统性工程,它既需要严谨的技术方法论作为支撑,更要求研究者具备胜任力、创新力和领导力等综合素养。为切实推动学院教师科研成果产出,他表示学院将采取以下三项举措:一是开展“科研快闪”活动,引导教师养成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学术研究的习惯,以增强科研工作的持续性;二是开设文献导读工作坊,系统提升教师在信息检索、批判性阅读及技术路线设计方面的能力;三是举办人工智能与科研方法系列讲座,助力教师精准把握学科前沿动态,深入探索数智技术赋能传统学科的创新路径。袁鑫号召全体教师将科研能力建设深度融入日常教学,构建“以研促教、以教带研”的良性互动机制,为学院科研生态的优化和学术影响力的提升注入持续动力。

本次会议的召开,不仅为国际学院本学期教学与科研工作锚定了清晰方向,更通过系统性部署彰显了学院深化内涵建设的决心。未来,国际学院将以教学创新为引擎、以科研突破为抓手,持续完善“教研互促、师生共进”的育人生态,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与学术创新能力的双提升。

副院长杨粤青就教学工作讲话

副院长袁鑫就科研工作讲话

Baidu
kaiyun.体育